2018年,國審通過516個玉米品種,2019年7月,又公示了548個。國審品種有如此大的基數,再加上省審,可想而知市場競爭之激烈——生產上年種植達10萬畝以上的品種上千個,但達到千萬畝的只有4個。
真正排得上名號的品種,鳳毛麟角。
鄭單958和先玉335已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十幾年,并出現大量類958、335品種。新品種推陳出新,大部分很快又消聲覓跡?!斑€能出現一個劃時代意義的大品種么?”行業很長一段時間都在質疑與期待。
“后來者”京科968,自2016年起,以年種植超過2000萬畝的漂亮成績,一躍成為我國玉米三大主導品種之一,也是近十年來新培育審定玉米品種中推廣面積最大的品種,正引領我國新一輪品種更新換代。
透過京科968,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玉米種業的發展有著更多值得想象的空間。
打破時代的焦慮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經歷7次大的玉米品種換代,基本上10~20年更新換代一次。
上世紀50年代,主推農家種;60年代,開始推廣雜交種;70年代,進入單交種時代,主推中單2號等;此后,單交種品種也經歷了多次更新換代,例如80年代創制改良Reid骨干自交系,選育推廣掖單13等;90年代創制P群骨干自交系,選育推廣農大108等。
進入新世紀,中國現代玉米種業發展的十多年,可以說是鄭單958和先玉335的時代。鄭單958開創了玉米耐密育種和種植,而先玉335則開啟了玉米單粒播種。
大品種的誕生,往往帶來行業變革,是好事;但大品種稱霸市場十幾年,這并不樂觀。同質化現象普遍,缺乏突破性品種,成為我國玉米行業轉型升級之“痛”。
新一輪品種更新換代的要求非常緊迫。
換什么?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趙久然認為,首先是換核心種質,然后是雜優模式、突破性品種。京科968正是在這一理念下誕生,其親本都是自主創制的新自交系,其雜優模式“X群×黃改群”,既不同于鄭單958也不同于先玉335。
品種創新使產業迸發巨大活力。
憑借過硬的品種表現,京科968自2016年起,每年推廣面積達2000萬畝以上,并引領我國玉米種業新一輪品種更新換代。新核心種質,新雜優模式,在生產上所占比例越來越多。
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兼種業公司總裁劉石指出,在中國玉米生產歷史上,中單2號、掖單2號、掖單13、農大108、鄭單958、先玉335、京科968等,都是不同階段具有歷史地位的“大單品”。
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2019年4月發布的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備案信息分析報告(2018)顯示,2018年京科968經營備案單數達7382單,僅次于鄭單958和先玉335,作為“中生代”代表后程發力
業內人士紛紛看好。早在2014年,京科968就被屯玉種業董事長候云鵬、中國種業知名營銷專家韓俊強譽為傳奇。2018年,武漢金玉良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定富、智種網高洪昌撰文分析,未來,京科968有望取代鄭單958成為新的第一名大品種。
市場和產業的必然選擇
“各個時代對于‘大單品’定義有所不同,是市場和產業選擇的結果?!痹趧⑹磥?,“大單品”可以是以種植的面積來衡量,也可以是以推廣價值來衡量。
怎么才能成為“大單品”?
“歷史上形成的‘大單品’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廣適性?!眲⑹赋?,自從中國玉米種植開始推廣單交種技術以來,不斷追求高產一直是農業產業發展的核心目標。但中國農業生產的自然環境比較復雜,農民的種植水平參差不齊,要求品種能夠較好地適應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和種植習慣,耐瘠薄、耐粗放性種植、綜合抗性好,不能有明顯的“短板”。
成為時代“寵兒”,京科968具備什么?
離不開“高產、優質、多抗、廣適、易制種”的硬功夫。
在國家東華北區玉米品種區試和生試三年近百個點次試驗中,京科968平均比鄭單958增產10.32%。韓俊強曾表示,京科968在育種上有效解決了高產與抗性、高產與品質等多個矛盾。內蒙古通遼市首席農業專家李福林評價說,“我干了幾十年的農業,第一次見到這么高產的玉米品種”。
具備多抗、廣適性,為其應用面積帶來了更大增長可能。
京科968抗大斑病、絲黑穗病、莖腐病等多種生產上主要病害,特別難得的是,還具有廣譜抗蟲性,對玉米螟、粘蟲、蚜蟲、紅蜘蛛等蟲害都具有一定的抗性。此外,具有耐瘠薄、耐干旱等多種抗逆性。
京科968耐瘠薄、N高效表現
目前,京科968已成為我國通過審定區域最廣的玉米品種之一,也是第一個同時通過大田籽粒玉米和青貯玉米國家審定的糧飼通用型品種。在2011年通過東華北春玉米區國家審定后,2018-19年又陸續通過了黃淮海夏玉米區、西北玉米區、西南玉米區、東南玉米區、青貯玉米等區域和類型的國家審定,以及黑龍江、甘肅等省市區的審認定。
隨著審定區域進一步擴大,京科968無疑有了更大的施展舞臺。
大面積推廣還有一個要求,就是易制種。為了提高制種效率及質量,趙久然團隊通過京科968等三系配套雜交制種技術的開發,實現規?;品N應用,大幅提高了良種繁育效率與質量。大面積制種畝產平均可達600公斤以上。按照粒數計產,則更具優勢。
如果說科研創新為京科968提供了強勁支撐,企業聯合開發則是其產業化的重要推手。
自2012年開始,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下稱“玉米中心”)牽頭,聯合中種集團、北京德農、北京屯玉、河南現代、山東登海、順鑫農科等國內6家骨干種業企業,共同組建了京科968玉米新品種研發聯合體。多方發力,實現了對京科968大規??焖佼a業化開發。
科技的種子一旦播下,便孕育出無限希望。
在大面積示范和生產中,京科968比鄭單958畝增產100公斤以上。一個種植100畝的農戶一年就可增產2萬斤、增收2萬多元。這些年,京科968已累計推廣超過1億畝,給社會帶來的價值不可估量。
為未來創造更多可能
趙久然指出,高產穩產、多抗廣適品種,仍是大田玉米生產中最需求的。
然而,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整體提升和農業產業的進一步升級,未來市場對于玉米品種的要求會越來越高。
“通吃天下的‘大單品’雖然不會杜絕,但施展的空間會越來越少?!眲⑹J為,農作物專用品種的需求或將越來越突出。以玉米為例,適宜機械化收獲的品種,適于做青儲飼料專用品種,適用于玉米淀粉加工的品種,高賴氨酸品種,高支鏈和高直鏈淀粉的品種等將越來越受到歡迎。
未來更長的時間里,如何確保京科968適應發展需求,開發更大空間?
需要一個長期技術平臺。玉米中心為此也早已做好準備,趙久然稱之為京科968的“優種提升”。
“優種提升”,就是在不改變遺傳背景,保持原來京科968高產、優質、多抗、廣適、易制種等優良性狀的基礎上,不斷優化品種以提升其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例如,經過株型優化,目前玉米中心已研發出緊湊型的Y京科968,平均葉夾角比原來縮小5°以上,顯著提高了品種耐密性。今年Y京科968已經多點多地試驗示范。根據市場需求,U京科968、Q京科968等系列優化品種將陸續進入人們視線,進一步延伸屬于京科968的傳奇,助力我國玉米繼續增產并提升國際競爭力。
Y京科968,更加緊湊耐密抗倒伏
趙久然曾說,“育種就是一個不斷改良更新、不斷超越已有的過程”。
產業發展何嘗不是這樣?
從科技創新到產業化開發,由京科968刻下的時代印記,必將為行業創造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