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億元,是目前中國種業的市場規模(終端市值),其中玉米種業市值近280億元。逐年上升的市場規模,為企業帶來激烈競爭,也帶來了巨大機遇。在這場持久戰中,科企合作成為助力種企做大做強的利器,也成為我國種業發展的長期戰略。
8月26日,由中國種子協會主辦、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與安徽豐大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推動種業科企合作擴大“京科968”推廣應用研討會在北京豐大國際酒店召開。會上, 安徽豐大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簽約“京科968”聯合體,成為該聯合體第七位新成員。
“京科968 ” 引領我國新一輪玉米品種更新換代
玉米供需缺口進一步擴大、國內外種企競爭激烈、高新技術發展迅猛……這是我國玉米種業目前的發展形勢。
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國家玉米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新海
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國家玉米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新海在會上指出:“2019年,我國玉米需求正穩定增長,預計到2020年,市場年度將可能缺口2000萬噸?!彪S著產業發展,對玉米種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依靠科技不斷進行自主創新,不僅要滿足不斷增加的玉米剛性需求,還要滿足不同消費結構變化趨勢的需要。
中國種子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蔣協新
目前我國種業市場并不景氣,中國種子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蔣協新認為,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創新型、突破性品種的有效供給不足,不適應生產結構調整的需求,不適應市場消費轉變的需求,不適應企業追求效益的需求。他認為,滿足有效供給,是種業科技創新需要把握的基本要求。
在此種業發展的背景下,“京科968”新一輪玉米品種突破創新、應運而生。該品種的創新選育與產業化開發,為促進民族種業創新發展、提高我國玉米產業競爭力發揮了重要的科技支撐作用。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中心主任 趙久然
“京科968”是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中心主任趙久然團隊研發的新型玉米品種,該品種是將現代分子育種技術與常規育種技術相結合選育的優勢品種,具有高產、優質、多抗、廣適和易種植的特點,在國家東華北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中與對照品種相比增產明顯。該品種2010年通過國家品種審定,2012年被農業部認定為北方地區主導玉米品種。
會上,趙久然向與會嘉賓介紹:“京科968已成為我國目前年種植超2000萬畝三大主導品種之一,并成為引領新一輪品種更新換代標志性品種,高度契合當前“資源高效、節本增效、提質增效”綠色發展理念?!?/p>
豐大種業成為聯合體新員 為“京科968”推廣再加力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院長 李成貴
科研創新為京科968提供了強勁支撐, 企業聯合開發則是其產業化的重要推手。會上,豐大種業正式簽約“京科968”,成為該聯合體新成員。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院長李成貴表示,這次成功簽約,是種業科企合作的一個新的典范。 “豐大種業有雄厚實力、企業文化、管理經驗、種業情懷,期望發展民族種業,做大做強,挖掘和發揮優良品種京科968的生產潛力,加大產業化和示范推廣力度?!?/p>
科企聯合推廣,互補渠道不足,形成渠道優勢;凝聚傳播合力,形成宣傳優勢;拓展生產基地,形成制種優勢。 “京科968”的巨大市場潛力,為豐大種業加快發展提供了新契機。
安徽豐大集團總經理吳智勇(左)代表豐大種業進行簽約
安徽豐大集團總經理吳智勇在會上發言,“作為中國種業陣營中的一員,豐大種業將強抓機遇,按照市場規范的內在要求,秉承豐大的理念與文化,以共贏發展為基礎,充分利用京科968的品種優勢,擴大種植區域,進一步強化京科968品牌影響力,讓優良的品種在希望的田野上散發更加奪目的光彩?!?/p>
豐大集團堅定初心 打造民族種業品牌
30多年前,豐大集團起于農、興于農,靠面條加工從江淮小鎮闖入大江南北。在領頭人吳大香董事長的帶領下,一路披荊斬棘、攻堅克難,形成了現在集農業產業、酒店文旅產業、地產金融產業三大產業格局為一體的大型民營企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2015年,豐大人懷揣著對農業的初心、對種業的情懷、對品牌的篤定、對文化的自信正式進軍種業行業,創立豐大種業,樹立民族種業品牌,踏上種業強國夢征程。
自成立以來,豐大種業致力打造科研的核心競爭力,與科研單位、育種專家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目前,豐大種業與中國水稻研究所、內江雜交水稻科技開發中心、中國農科院、黑龍江省農科院、山東省農科院、吉林省農科院、安徽省農科院、恩施州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浙江大學、安徽農業大學、河北農業大學、河南農業大學、河南科技學院等國內科研院所和部分重點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
吳智勇表示,“在品種研發路線上,豐大將堅持‘借勢、借力’的科企合作戰略,同時增強自身研發能力,推出適應市場需求,具有核心競爭優勢的好品種、大品種,為振興民族種業盡綿薄之力?!?/p>